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

歌唱新思路05-整合性的能力檢視及個人化的訓練

前文中所以使用"成長導向機制"的講法,是因為我認為要實踐"學習成長導向",資源的整合和有效運用是關鍵,所以我試著提出一個可能的運作脈絡供大家參考。

第一要思考的是,究竟一個詩班班員該具備些什麼?該要有哪些能力和態度?這個問題可能沒有標準答案,但是如果能夠透過開始思考和實際運作後漸漸形成一個共識,一套明確的準則,則資源的整合和運用就會有一個可資運作的基礎。

當達成共識的準則出現後,就可以根據準測來檢視個別團員應加強和學習的方向,使每個人知道自已該學什麼。這種檢視機制是非常重要的,人通常是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後,才會有學習的動機。但在現在教會"友善"的環境裏,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已的問題或該加強的地方在哪裏。會走音的人你不告訴他,他永遠不知道自己會走音;聲音又粗又硬的人,不想辦法讓他知道音樂不只是拍子和音準而已,他也永遠只會成為音樂性的殺手。但是光知道是不夠的,還是要有針對這些問題的訓練,否則問題永遠不會解決。

滙集個人的需求後,才能有效的整合訓練資源,做一個最有效率的分配, 知道該如何安排分配訓練課程。另一方面,訓練的"個人化"也是很重要的, 特別是聲音的訓練,也應該多思考什麼樣的資源運用方式是可行的,而且確實能讓每個人成長的。

當然,不管是準則的制定,班員的能力檢定,或是個人化的訓練所需的資源,在一般的狀況下恐非單一教會或合唱團承受的起的。是以,跨詩班的整合機制,也是必需的。整合機制裏面,可能包括網路平台,專業老師, 專職的音樂/聲音訓練顧問,示範團隊,互助小組,義工.....等等。在過去的檢視機制只靠指揮一人在練唱時的口頭告誡,而且為了不得罪人,通常也不會特別指出是誰有問題。指揮更不大可能有額外時間為團員個別指導。 一旦準則及檢視的機制制度化後,配合網路平台的整合,以及訓練顧問為每個人尋找適合的訓練資源並檢視其成長進程,加上互助小組的彼此幫補提攜,相信可以解決這些長久以來存在的問題。

以上為我目前心中對成長導向機制大致的輪廓,下篇則試著提出一些可能的具體實施態樣。(好像在寫專利哈哈!!)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